Q1:電力電容器規格型號包含哪些核心信息?
電力電容器型號通常由字母+數字組成,例如BAM11/√3-334-1W:
– 字母段:B代表并聯電容器,A表示液體浸漬,M代表全膜介質
– 數字段:11/√3指額定電壓11kV/√3(相電壓),334表示容量334kvar,1W代表單相戶外型
專業提示:GB/T 11024標準規定,型號末尾的TH(濕熱型)、H(防污型)等環境標識直接影響設備壽命
Q2:如何根據應用場景選擇電容器規格?
選型需重點關注3個參數:
1. 額定電壓:需高于系統電壓10%-15%,380V系統建議選440V等級
2. 容量配置:按公式Qc=P(tanφ1-tanφ2)計算補償量,避免過補導致電壓升高
3. 介質類型:油浸式(成本低)、干式(防火要求高)、自愈式(頻繁投切場景)
Q3:常見電力電容器型號有哪些典型應用?
– BKMJ系列:低壓自愈式,適用于商業建筑無功補償
– BFF系列:高壓油浸式,用于變電站功率因數校正
– BSMJ系列:三相共補型,適合工廠動力配電系統
特殊場景注意:冶金行業需選擇抗諧波型號(如加裝7%電抗率),化工場所需防爆型設計
Q4:電容器參數中的”tanδ”代表什么?
介質損耗因數(tanδ)反映電容器能量損耗:
– 國標要求油浸式≤0.08%,干式≤0.05%
– tanδ值升高10%預示絕緣老化,需及時檢測更換
Q5:安裝維護有哪些注意事項?
1. 環境溫度:-25℃~+45℃(特殊型號可達-40℃)
2. 間距要求:并聯電容器組間距≥100mm
3. 檢測周期:每月紅外測溫,每季度電容值檢測
運維技巧:使用LCR表測量電容偏差,超過額定值±5%應立即停運
通過系統理解電力電容器規格型號的編碼規則和技術參數,可顯著提升選型精準度,建議保存設備銘牌參數表并建立動態維護檔案,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