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電容器型號中的字母代表什么?
在并聯電容器型號編碼中,首字母通常表示介質材料類型。例如CBB表示聚丙烯薄膜電容(C代表電容,BB指雙面金屬化聚丙烯膜),CL代表滌綸電容(聚酯薄膜)。(來源:IEC 60384標準,2021)
型號第二位字母常表示結構特征,如M代表金屬化膜結構,P代表箔式結構。這些編碼規則在不同廠家間可能存在差異,上海工品的電容產品均會在規格書中明確標注編碼規則。
Q2:型號中的數字有哪些含義?
數字組合通常包含三個核心參數:
1. 額定電壓:如400V代表最大工作電壓
2. 標稱容量:105表示10×10?pF=1μF
3. 公差等級:J代表±5%,K代表±10%
(來源:GB/T 6346標準,2020)
上海工品工程師建議:選購時需特別注意電壓參數需留出30%余量,例如380V系統應選450V及以上產品。
Q3:如何識別特殊功能標記?
部分型號后綴包含特殊標識:
– T:表示耐高溫型(105℃)
– H:高頻特性優化
– X2:安規認證等級(抑制電源電磁干擾)
Q4:選型時有哪些實用技巧?
1. 優先選擇金屬化薄膜電容器(如CBB系列),具有自愈特性更安全
2. 工業場景建議選擇防爆型結構(型號帶F標識)
3. 注意工作溫度范圍標識,-40/+105℃比常規型更可靠
上海工品提供免費型號解碼服務,用戶上傳電容圖片即可獲取完整參數解讀和替換建議。
Q5:不同廠家的型號規則差異大嗎?
國際大廠通常遵循IEC標準編碼,但國內廠家可能存在自定義規則。建議通過以下方式確認:
1. 查看廠家規格書第1頁的”型號說明”章節
2. 測量實際尺寸比對封裝代碼(如15×25mm對應CD15)
3. 使用萬用表實測容量驗證公差范圍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