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硅晶圓庫存水位升至高檔,臺廠甚至開出降價首槍,產業前景正在惡化;里昂證券則認為,硅晶圓近期因受長約(LTA)保護,價格雖未大幅下跌,但難扭轉需求疲軟態勢,對日本Sumco、臺灣的環球晶與臺勝科,全給予「賣出」投資評等。
摩根士丹利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從臺灣同業調降硅晶圓價格、日本同業庫存堆積加速兩方面,重申對硅晶圓產業的擔憂。
首先,臺勝科針對12吋晶圓于第二季啟動6~10%降價,是2017年以來首見;國際大廠Siltronic今年的財測也顯示,硅晶圓今年上半年出貨量將顯著低于2018年下半年。除了上述同業的降價、出貨量下降問題,硅晶圓現貨報價正在急遽下滑,研判環球晶長約價格的壓力愈來愈大。
其次,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2月中最新出爐數據,日硅晶圓廠的裸晶圓去年12月庫存大幅月增27.2%,同時間的庫存出貨比,更暴增8.1個百分點、至40.3 %,遠高于2017年中低點的27.1%。
根據詹家鴻由歷史經驗所作分析,每當庫存出貨比靠近45%高位,接下來都將伴隨裸晶圓單位售價下滑的反轉。
里昂證券最新同步下修Sumco、環球晶、臺勝科推測合理股價,分別至1,130日圓,以及205與78元,都是外資圈對硅晶圓供應鏈的股價最低估值。
里昂證券半導體產業分析師侯明孝指出,有愈來愈多跡象顯示,硅晶圓的需求弱化、供應增長、庫存堆積、產能利用率降低,以及來自大陸同業的競爭,都是確實在發生中的事實。
過去兩年半導體行業牛氣沖天的時候,硅晶圓價格也一路上漲,臺灣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去年在采訪中表示半導體硅晶圓產能已經是供不應求,環球晶圓的產能直到2020年都是全滿,至少四年內都不會有價格反轉的跡象,而且下游搶貨從之前的12英寸已經擴展到了8英寸及6英寸。
在2020年之后,徐秀蘭還表示有客戶已在洽談2021-2025年間的晶圓訂單,而且價格不會比2020年時的晶圓低。在這樣的情況下,環球晶圓將挑選客戶優先供貨,不會降價。
晶圓廠商四五年內都不會降價的言論才過去半年多,半導體行業的情況就變了,在去年大漲之后2019年初就傳出了半導體市場降溫的信號,臺積電此前的財報會議中預計今年Q1季度營收指引約為73-7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4%,環比下降了22%,前不久因為晶圓污染事件,臺積電進一步下調了Q1季度營收指引到70-71億美元之間。
由于Q1季度營收大跌,此前有消息稱臺積電已經跟供應商談判原材料降價的事宜。
日前臺灣硅晶圓供應商勝科電子 宣布自下季度開始下調12英寸硅晶圓價格,降幅在6-10%不等,率先拉開了硅晶圓廠商降價的大門,消息稱各大晶圓廠也在跟日本信越和勝高公司談硅晶圓降價一事,如今在半導體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恐怕原材料供應商很難有籌碼抵制降價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