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傳感器機器人人工智能
在智能制造時代背景下,智慧工廠、大數據、機器人、數字制造、人工智能等,成為上至政府下到企業中都愛提及的“時髦”詞兒。作為機器的感知系統與信息收集器件,傳感器在其中將發揮的作用相當大。
華南地區,是傳感器技術發展的黃金市場,主要應用領域為工業自動化和汽車制造、3C電子制造業。此地也是各家傳感器企業必爭的市場。
那么此次工業自動化開年大秀的SIAF,各家都展示了啥看家技術和重點產品?傳感器未來的趨勢和方向是否能從中看出一些端倪呢?
傳感與視覺同館 “獻技”
在展會上,如果想要吸引觀眾的眼球,單一的產品展示已經無法滿足觀眾的需求。就像如今單賣產品已成為落后的經營模式。整體解決方案的展示,甚至將模擬生產線搬到現場才是獲取觀眾關注的法寶。
基于此,本次SIAF結合了市場熱點和觀眾的需求,首度整合傳感技術及機器視覺兩大主題,通過5.1館同館“獻技”。匯聚領軍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重點展示傳感技術、工業圖像處理、檢測識別、機器視覺及集成解決方案,增強技術及應用市場的互聯互動,為制造業轉型提供一個個提升生產效率和有效降低成本的樣本。
正如以上所說,帶IO-Link的傳感器是當下各廠家都主張和推廣的。由此看出,智能化傳感器是必然的發展方向。
德國西克市場部總監崔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制造系統的數字化智能化變革, 傳感器的智能化是必然的發展方向. 也是實現“工業4.0”的必由之路。
據了解,傳統意義上, 傳感器主要用于采集數據, 而數據的分析則由上一級的控制系統和軟件完成, 但智能傳感器由于具備了更強大的存儲和邊緣計算能力,使傳感器本身就集成了更多智能功能, 從而數據處理的任務從PLC 轉移到現場的傳感器, 有效實現分散控制, 使整個系統的運行效率大大提高。
“相比傳統的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具備了更強大的自診斷功能, 不僅能夠提供用于生產制造的控制信號, 其更多的過程數據信息也可用于生產過程的優化. 同時借助智能傳感器集成的IO-Link通信技術, 可以實現傳感器的快速安裝和更換,遠程監控和調試等, 使現場的傳感器也變得可見, 可控. 顯著提高傳感器的應用效率”。崔總進一步說。
“西克會持續加大力度在智能傳感、安全保護、質量監控,跟蹤和追溯等領域助力智能制造的發展。著力本土研發,為客戶提供更快速、更精準、更優質的服務。 同時結合工業4.0、中國制造2025等定制化市場趨勢,研發和提供針對性的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
同樣,保盟傳感器應用工程師劉工也認為,未來傳感器會更加智能化和多功能化。他表示,現在廠商都在主推IO-Link傳感器,它可收集傳輸原始參數,并對這些數據進行監控和設置。同時IO-Link傳感器可以通過總線形式連接到PLC,更簡單的對傳感器的輸出狀態進行監控。
倍加福技術總監王總表示,以IO-Link為代表的先進連接技術與傳感技術的融合,符合未來工業4.0的發展需求。智能傳感器兩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數字化,二是數字實體,數字實體是指導針對傳感器的連接、數據與檢測。而感知技術則是傳感檢測的核心?!熬珳矢兄?,多技術融合”是數字時代倍加福倡導的重要發展理念。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 未來的傳感器將會融入更多的如”深度學習”等智能技術, 使傳感器變得更加智能化. 推動整個系統的智能化發展。而對于廠商而言,隨時適應大環境的變化,跟上市場的步伐,創造更多新的市場、引導市場才有能力應付多變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