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全球總體經濟環境仍充滿不確定性,但隨著5G新空中介面(5G NR)、人工智能及高效能運算(AI/HPC)、車用電子等新應用需求涌現,晶圓代工市場已看到春燕,其中又以8吋晶圓代工第二季投片量回升最為明顯,約較第一季增加10~15%幅度。法人看好世界先進受惠最大。
綜觀這次晶圓代工訂單回溫情況,12吋晶圓代工訂單集中在12納米及7納米等先進制程,28納米及40納米的產能利用率不盡理想。至于8吋晶圓代工訂單復蘇力道強勁,在大尺寸面板驅動IC、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電源管理IC等訂單明顯回升下,第二季投片量預估會較第一季增加10~15%,代表第三季晶圓出貨后營收會出現強勁成長。
業者表示,8吋晶圓代工第二季需求將逐月轉強,在面板驅動IC部份,應用在4K/8K等高畫質電視面板的大尺寸面板驅動IC晶圓投片持續增加,至于小尺寸面板驅動IC在低階Android智能型手機開始增量并帶動需求下,晶圓投片止跌回升。
在模擬IC部份,由于5G NR、AI/HPC、車用電子、人工智能物聯網(AIoT)等新應用,對于MOSFET需求維持成長,國際IDM廠自有產能無法滿足需求,所以擴大釋出晶圓代工訂單,平均來看相關功率半導體第二季晶圓投片季增15%左右。至于電源管理IC則受惠于4K/8K面板及電腦生產鏈出貨回升,第二季晶圓投片量亦明顯比第一季多。
設備業者表示,臺積電及聯電第二季8吋晶圓代工平均產能利用率回到滿載,世界先進受惠于IDM廠提高委外訂單,加上面板驅動IC投片需求回升,第二季產能利用率逐月拉升,季底前應可回到滿載水準。由此來看,世界先進第三季單季合并營收可望創下歷史新高。
看國內方面,華虹半導體作為中國領先的特色工藝晶圓制程代工廠,近來充分受益于8吋產品線供需失衡,特別是IGBT、MOSFET、MCU、智能卡芯片及電源管理產品的需求,相對挹注華虹半導體的營運績效。
另外在先進半導體部分,去年10月先進半導體與上海積塔半導體訂立合并協議。先進半導體擁有5吋、6吋、8吋晶圓生產線各一條,專注于模擬電路、功率器件的制造。而積塔半導體是華大半導體旗下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轉讓,電子元器件、電子產品、電腦軟件及輔助設備的銷售。預料雙方合并后,將在人力資源、品質監控、工藝技術等方面充分整合,積塔半導體可優先為先進提供資金支援和其他行業資源,并減少土地與廠址選擇的限制和降低潛在關聯交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