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人工智能
對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多個預言中,有一條我確信:
“未來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程度會逐步下降,因為智能讓人機交互無處不在,人機交互會變得多種多樣。”
腦機接口——作為一種前沿的人機接口技術,將如何改變人機交互的方式?長久以來,人們一直依賴觸碰和聲音兩種方式,腦機接口技術的出現,為人機交互提供了第三種可能。
腦機接口技術怎么用?
什么是腦機接口技術?簡言之,就是指人腦與計算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之間建立直接交流和控制的通道,通過該通道,人能夠直接通過大腦來表達想法或者操控設備,而不需要語言或者肢體動作。
該技術能夠幫助身體有殘疾的人與外界交流,或者賦予他控制外部環境的能力,此外也能夠應用于一些專業技能的培訓等。總之,這是一種涉及神經科學、信號檢測、信號處理、模式識別等多學科的交叉技術。
去年11月央視一套節目中,展示了一位失去右手的女孩佩戴假肢,與郎朗共同演奏鋼琴。她所使用的智能假肢采用的正是腦機接口技術,她只需想像動手彈奏的感覺,智能假肢可以識別手臂上的肌肉和神經信號,從而完成她所想要完成的動作。
節目播出后,背后提供腦機接口技術的公司BrainCo收獲了很多關注,這是該技術向實際應用邁出的一大步。事實上,BrainCo 2015年在哈佛大學創新實驗室成立的時候,創始人兼CEO韓璧丞就已經清晰地定位于用腦機接口技術為世界帶來改變。該公司從底層算法入手,攻克了諸多腦機接口領域的技術難題,并逐步把這些技術商業化,最先在教育、醫療領域推出了產品。
巨頭青睞的前沿領域,腦機接口技術其實并不是這幾年才突然出現的新技術。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一位英國醫生在為他的癲癇病人做手術,在腦內放入電極,貼近大腦皮層,從而獲得了清晰的神經活動,是對該技術的首次應用。
腦機接口真正受到關注是近幾年科技大佬紛紛入局。2017年,作為特斯拉和Space X“掌門人”的馬斯克宣布成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同年,Facebook也宣布開始研究“意念打字”項目。
目前,全球致力于腦機接口研究的公司,包括Mind Maze、Kernel Co、NeuroPace、Rythm、BrainCo等。在全球十大腦機接口公司評選中,由華人創辦的BrainCo及其子公司BrainRobotics占了兩席。
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方案即將爆發?
腦機接口目前主要面臨哪些發展挑戰?更多在于技術本身還是商業應用上?BrainCo COO 俞雷博士告訴電子發燒友記者,腦機接口在技術上面臨很多挑戰,比如腦電信號的識別,人的腦電信號非常微弱,并且容易受到干擾,如何把這樣的信號識別出來,是一個技術難題。傳統的腦電領域認為,只有侵入式(把電極插入人腦中)的方式得到的腦電信號才是最準確的,BrainCo 研究的是非侵入式腦電信號的算法,這個技術難度更大。
除了技術本身,推動相關應用的商業化落地也是所有初創公司面臨的共同挑戰。目前,腦機接口主要應用在教育科技、游戲、醫療、大腦檢測系統、EEG/ENG設備等領域。預計到2020年全球腦機接口市場將達到5000億規模,其中教育科技、游戲、醫療領域市場規模最大,分別占到2500億、1500億與800億規模。
據悉,市面上的腦機接口方案主要有侵入式和非侵入式兩種。俞雷博士介紹,侵入式的腦機接口技術需要在體內或腦內植入電極,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非侵入式的腦機接口技術更加安全,也是BrainCo的主要研究方向。以產品為例,BrainCo的賦思(Focus)頭環在檢測到的腦電數據,可以達到專業醫療級檢測裝置的95%以上;BrainCo研發的用肌肉神經信號控制的智能假肢,可以在非模擬情況下實現五指的單指操作,并且可以實現10關節、6個自由度的運動,技術水平已超越一些世界頂級的假肢行業巨頭。
腦機接口技術開始走入生活CES 2019上,BrainCo展示了三款新品:分別是 Focus 賦思頭環、Focus Fit 冥想頭環,以及第五代人工智能假手 BrainRobotics。
Focus 賦思頭環,是一款幫助學生提升注意力的神器,可以讓學生通過訓練,像學會游泳和騎自行車一樣養成高效學習的習慣,避免過度勞累無效學習。用戶佩戴 Focus 賦思頭環之后,頭環能夠采集腦波信號,并把這些信號轉化成注意力指數。用戶在使用時連接相應的app,就能夠看到自己的腦電波信號以及注意力指數的變化。據悉,賦思頭環是BrainCo歷時5年,耗資近3000萬美金研發的產品。前哈佛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擔任公司科學顧問。俞雷博士介紹,賦思頭環去年12月已經正式進入了商業化銷售階段,這意味著一直引人注意的腦機接口技術終于進入真實的消費場景,接受市場的檢驗。
BrainRobotics 智能假手是一款融合腦機接口技術與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假肢。通過融入人工智能算法,BrainRobotics 不僅可以別人使用者的運用意圖,并且可以從信號中學習使用者的習慣,從而調整動作,讓整個操作過程變得流暢。
腦機接口技術將繼續開發大腦潛能。AI投資從去年開始已經趨于理性,俞雷博士認為這與AI技術的發展階段有關,從最開始的算法、數據到AI技術逐漸成熟且開始緩慢落地,資本的焦點也在隨之轉移。初創公司必須結合行業和產業趨勢,開發出真正的創新產品,才有可能獲得市場和資本的認可。他補充,這是行業發展的必經階段,有競爭、有優勝劣汰,行業才會發展進步。
據悉,目前BrainCo處于A+輪融資,已經得到來自Boston Angel Club、中國電子、鼎暉投資、光大控股、朗盛資本、騰訊聯合創始人的投資,估值4億美元。俞雷博士說,“今年我們會成為一家獨角獸企業。”
關于未來,BrainCo將繼續專注于腦機接口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繼續通過腦機接口技術開發人類的大腦,正如該公司創始人兼CEO韓璧丞所說,我們對于自己的大腦回路其實一無所知,相信隨著腦機接口技術的全面成熟,人們對于大腦的開發也會進入前所未有快速的階段。未來的某一天,你看到一個人格外聰明,也許他并不是真正的聰明,而是他的大腦開發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