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半導體行業存貨和供應過剩,需求不足將導致2019年供需不平衡。實際產量從年初至今增加了22%,而市場消化量則為15%,需求端該如何消化這7%的過剩產能將是個很大的挑戰。
需求端的減弱是由于汽車和工業行業的垂直需求放緩以及整個供應鏈的庫存調整。 此外,智能手機方面的增長疲軟,特別是來自蘋果公司和中國廠商的需求減少,更是對半導體需求端的進一步施壓。
全球范圍內的經濟增長放緩也將負面影響半導體行業。全球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017年12月54.5的峰值下降至2018年11月的52。其中,中國PMI指數即將進入收縮狀態,從5月的51.9降至上個月的50,歐洲也將繼續減速,從1月份的59.6降至11月的51.8。
2018年推動行業發展的數據因素在下一個上升周期并不那么強勁。“大數據時代”對應的需求本質上是長期的,但短期內,呈現出更多的下行空間。
雖然手機等傳統消費電子行業增長趨緩,但5G商用化,物聯網應用逐漸規模化落地,安防由高清化向智能化的演進,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興起,人工智能、AIoT、自動駕駛等領域的快速發展為全球半導體行業增添了新動力。這些新興的應用領域,較之海外市場,中國市場的增長勢頭甚至更加明顯,再加上核心元器件的國產化趨勢,中國半導體行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