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電容的紋波電流與電壓,漏電流和絕緣電阻
鋁電解電容器紋波電流和紋波電壓,在有的資料中稱作漣波電流和漣波電壓。
紋波電流通常是指加在電解電容上的電壓(直流偏壓)中的交流成分引起的電流。若加在電解電容上的電壓沒有直流偏壓,則紋波電流就等于流過電容的交流電壓。在紋波電流的影響是引起電解電容發熱。所以評價紋波電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測量電容的溫升,另外一種是測量紋波電流本身紋波電壓等于紋波電流與ESR的乘積。當紋波電流增大的時候,即使在 ESR 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紋波電壓也會成倍提高。換言之,當紋波電壓增大時,紋波電流也隨之增大,這也是要求電容具備更低 ESR 值的原因。疊加入紋波電流后,由于電容內部的等效串連電阻(ESR)引起發熱,從而影響到電容器的使用壽命。一般的,紋波電流與頻率成正比,因此低頻時紋波電流也比較低。
額定紋波電流是在最高工作溫度條件下定義的數值。而實際應用中電容的紋波承受度還跟其使用環境溫度及電容自身溫度等級有關。規格書目通常會提供一個在特定溫度條件下各溫度等級電容所能夠承受的最大紋波電流。甚至提供一個詳細圖表以幫助使用者迅速查找到在一定環境溫度條件下要達到某期望使用壽命所允許的電容紋波量。
此電流關系到電解電容的帶載溫升,在電容壽命計算時候,在不測量電解電容中心點溫度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此紋波電流來估計電容的設計壽命。
加電壓時電解電容器內怕通過的電流,以及按這一電流及電壓算出來的絕緣電阻,都與一系列的因素有著很大關系。
決定電解電容漏電流及絕緣電阻的最為重要的工藝因素有:陽極片的金屬純度、配制工作電解質用的試劑、氧化膜形成有方法及規范,以及工作電解質的成分和粘度等等
正如其它類型的電容器一樣,電解電容的漏電流及絕緣電子,決定于溫度,所加電壓大小,以及自加電壓暖意所歷經的時間,并且在電解電容內部,對后兩種因素的依賴關系,較之其它類型電容器更為明顯。
電解電容不同于其它介質的電容器,基漏電流及絕緣電阻與未接電壓貯存所歷經的時間,有著很大的關系。
由于電解電容的漏電流和絕緣電阻與電壓及時間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為明確起見,通常以連接直流額定工作電壓10分鐘之后,確定的漏電流值和絕緣阻值來表示這類電容的特性。
雖然目前在電解電容生產中采用的是極純的材料及試劑,而且在形成工藝及工作電解質選擇方面,又由于長時間的生產經驗,獲得了相當大的進步,但電解電容的絕緣電阻仍相當低,同其它介質的電容器的絕緣電阻比較起來,還是著得很多。
在電解電容器上加以額定工作電壓時,在最初幾十秒鐘內,漏電流迅速減小。漏電流下降速度隨時間而逐漸減小,但在幾十分鐘內,仍可發現這種漏電流在緩慢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