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一家老牌功率器件公司會被德國廠商收購?
這個問題困擾過不少業內人士。國際整流器公司(IR)曾是功率器件領域的領頭羊,為何最終被英飛凌收入囊中?這背后隱藏著怎樣的技術演進與戰略布局?
IR的輝煌時代
成立于1947年的IR,在20世紀80年代便確立了其在功率MOSFET和IGBT領域的領先地位。它推動了電力電子系統的小型化與高效化,廣泛應用于工業控制和汽車電子等領域。
– 開創性推出高壓功率MOSFET
– 在電源管理領域擁有深厚積累
– 擁有自主晶圓制造能力
然而,隨著市場競爭加劇和技術整合加速,IR逐漸面臨資金與規模上的壓力。
英飛凌的崛起與并購邏輯
| 年份 | 英飛凌關鍵動作 |
|——|—————-|
| 2000 | 成立于西門子拆分 |
| 2015 | 收購國際整流器公司 |
| 2020 | 成為全球最大功率半導體供應商 |
后IR時代的英飛凌
收購IR后,英飛凌整合了雙方在功率轉換與能效優化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拓展了在新能源車、可再生能源和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布局。
如今,英飛凌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功率解決方案提供商,而“IR”品牌雖逐漸淡出市場,但其技術遺產仍在新產品中延續。
上海工品深耕電子元器件供應鏈服務多年,持續關注功率器件行業的變化,助力客戶精準匹配優質元器件資源。
總結來看,從IR到英飛凌的轉變不僅是企業發展的自然結果,更是功率器件行業集中度提升、技術創新融合的縮影。這一演變路徑,對理解當前市場格局具有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