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錯型號導致防護失效?燒板子才后悔參數沒吃透?別急,這份避坑指南專治選擇困難癥!
?? 關鍵參數匹配:選型的基石
電壓參數:守門員與安全線
- 反向關斷電壓(VRWM) 必須高于電路正常工作電壓,通常留有10%-15%裕量。
- 箝位電壓(Vc) 是關鍵指標,需低于被保護器件極限耐壓值。
誤區警示:只看VRWM忽略Vc,可能導致防護形同虛設!(來源:IEC 61000-4-5, 2014)
功率與電流:扛得住才是硬道理
- 峰值脈沖功率(Pppm) 應大于預期浪涌能量。
- 峰值脈沖電流(Ipp) 需覆蓋預估最大浪涌電流。
簡單估算:Pppm ≥ (Vc × Ipp) × 安全系數(通常≥1.2)
?? 封裝與布局:隱藏的效能殺手
封裝類型決定散熱能力
- 貼片封裝(如SMA/SMB)適用于空間受限場景。
- 插裝封裝(如DO-15)散熱更好,適合大功率場景。
散熱不良會使實際功率耐受能力下降30%以上。(來源:IEEE Transactions, 2019)
布線規則:縮短保命距離
- 走線盡量短直,減小寄生電感。
- 優先連接被保護器件輸入端。
導線每增加1cm,箝位電壓可能上升10V!(來源:電路防護設計白皮書)
? 應用場景定制:對癥下藥才有效
電源端口防護要點
- 優先選用雙向TVS應對正負浪涌。
- 需考慮持續工作電壓波動范圍。
典型組合:TVS + 壓敏電阻 + 保險絲三級防護。
信號線防護特殊要求
- 選擇低電容TVS(通常<5pF)避免信號畸變。
- 注意多路信號線間的電壓差匹配。
高速接口(USB/HDMI)電容值需<0.5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