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購時為何總因術語頭疼?
國際采購郵件中把電容器 (Capacitor) 誤寫成”Condenser”,供應商發來的卻是風扇零件?行業術語混淆可能導致訂單延誤、成本激增甚至項目停擺。
全球電子采購中,術語標準化是高效協作的基石。據國際電工委員會統計,術語誤解占跨境溝通失誤的37%(來源:IEC, 2022)。掌握標準英文名稱,如同握緊精準溝通的鑰匙。
被動元件:基礎構建塊的標準名稱
被動元件無需外部驅動即可工作,其術語混淆風險最高:
儲能與濾波元件
- 電阻器 (Resistor):限制電流的核心元件
- 電容器 (Capacitor):儲存電荷與平滑電壓
- 電感器 (Inductor):磁場儲能與濾波
注意:”感應器”常被誤譯為Inductor,實際應指傳感器 (Sensor)。
保護類元件
- 熔斷器 (Fuse):過流保護
- 變阻器 (Varistor):電壓浪涌吸收
- 熱敏電阻 (Thermistor):溫度敏感電阻
主動元件:半導體世界的核心術語
依賴外部電源工作的元件需特別注意型號前綴:
分立半導體
- 二極管 (Diode):單向導電元件
- 晶體管 (Transistor):信號放大與開關
- 晶閘管 (Thyristor):大功率電流控制
避免混淆:三端雙向可控硅 (TRIAC) 常被簡寫為”Triac”,但需完整表述。
集成電路
- 集成電路 (Integrated Circuit, IC)
- 數字信號處理器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 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
連接器與機電元件術語陷阱
連接器 (Connector) 大類下易混概念:
互連組件
- 插座 (Socket):IC可插拔接口
- 端子 (Terminal):導線連接端點
- 繼電器 (Relay):電控開關裝置
警惕術語地域差異:北美常用Receptacle指插座,而歐洲慣用Socket-outlet。
機電執行元件
- 電機 (Motor):電能轉機械能
- 電磁閥 (Solenoid Valve):流體電控開關
- 蜂鳴器 (Buzzer):音頻信號裝置
掌握術語表,讓采購暢通無阻
從電阻器 (Resistor) 到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FPGA),標準術語是國際采購的通行證。保持術語一致性可降低42%的溝通成本(來源:ECIA, 2021)。
收藏這份關鍵術語表,下次詢價郵件中精準標注MOSFET而非”場效應管”,供應商將秒懂您的需求——畢竟在電子世界,精確的詞匯才是最高效的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