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識別MOS管引腳是電路設計的基礎功。錯誤接線輕則功能失效,重則器件燒毀。本文系統解析引腳區分邏輯,涵蓋主流封裝識別技巧與檢測驗證方法。
一、MOS管引腳核心功能
理解引腳功能是區分的前提。三端定義直接影響電流路徑與控制邏輯。
柵極(Gate)
- 控制端:電壓驅動型引腳,輸入控制信號
- 高阻抗特性:靜電敏感區,需防靜電操作
- 閾值電壓:決定導通/關斷的臨界電壓值
漏極(Drain)
- 電流輸入端:連接電源正極(N溝道)或負載(P溝道)
- 承受主功率:通常連接散熱區域
- 體二極管正極:N溝道MOS管中連接二極管陽極
源極(Source)
- 電流輸出端:連接電源負極(N溝道)或負載(P溝道)
- 基準電位點:常作為控制回路參考地
- 體二極管負極:與漏極形成寄生二極管
二、常見封裝引腳排列
封裝形態決定引腳排布順序,需結合實物標記綜合判斷。
TO-220封裝識別
引腳面朝向觀察者時:
1. 最左側:柵極(G)
2. 中間:漏極(D)
3. 右側:源極(S)且連接散熱片
*(來源:JEDEC標準)*
SOT-23封裝技巧
- 標記點下方為源極(S)
- 逆時針順序:源極→柵極→漏極
- 萬用表驗證:柵極與其它兩腳均不通
貼片MOS管通則
- 頂部色點/凹槽常指示漏極
- L形引腳布局:短邊多為源極
- 查規格書最可靠:不同廠商存在差異
三、實用檢測技巧
當封裝標記模糊時,可通過工具輔助判定。
目視識別三步法
- 找散熱片:直連漏極的概率較高
- 辨引腳間距:柵源間距通常小于漏源間距
- 看PCB焊盤:源極多連接大面積鋪銅
萬用表檢測流程
1. 二極管檔測任意兩腳:
- 單向導通:紅筆接S,黑筆接D(N溝道)
- 雙向不通:含柵極的組合
2. 10K檔測柵極:
- G-S/G-D間電阻應>1MΩ
- 觸碰柵極后阻值變化驗證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