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傳感器如同為電路選擇“感官器官”,直接影響系統感知世界的精度。本文解析溫度、壓力、光電三大主流傳感器的核心特性與應用邏輯,助你避開選型盲區。
溫度傳感器的“冷熱自知”
環境溫度監控、設備過熱保護都依賴溫度傳感器,選型需關注響應速度與測量范圍。
熱敏電阻 vs 熱電偶
- 熱敏電阻:
- 優點:靈敏度高,成本低,適合小范圍精密測溫(如電路板監控)
- 缺點:非線性輸出,高溫穩定性較弱
- 熱電偶:
- 優點:耐高溫(可達上千度),響應快,工業爐常用
- 缺點:需冷端補償電路,信號微弱易受干擾
關鍵提示:醫療設備常用NTC熱敏電阻實現0.1℃級精度,而煉鋼場景多選K型熱電偶扛住極端溫度。
壓力傳感器的“輕重緩急”
從氣壓計到液壓系統,壓力傳感器將物理擠壓轉化為電信號,選型首重介質兼容性與量程。
壓阻式 vs 電容式
類型 | 優勢場景 | 典型局限 |
---|---|---|
壓阻式 | 成本低、響應快 | 溫漂較大 |
電容式 | 精度高、功耗低 | 易受電磁干擾 |
工業油壓系統傾向選用不銹鋼隔離膜片的壓阻傳感器抗腐蝕,而智能穿戴設備青睞MEMS電容式方案省電。
光電傳感器的“明察秋毫”
物體檢測、自動計數離不開光電傳感,環境光抗性與檢測距離是核心參數。
三大光電門派
- 對射式:
檢測距離最遠(可達數十米),但需精確對準發射/接收端
- 反射式:
安裝簡便,易受物體表面反光率影響
- 漫反射式:
適應復雜表面,距離通常較短
場景適配:流水線包裹分揀多用紅外對射式穿透灰塵,而AGV避障常用激光漫反射傳感器應對反光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