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片傳感器是力學測量的基石,廣泛應用于工業檢測與研發領域。正確選型需綜合考慮關鍵參數、基底材料及使用環境。本文將拆解選型要素,對比主流類型特性,并提供實用優化建議。
一、 核心參數決定測量精度
選型首要關注直接影響測量結果的性能指標,這些參數通常相互制約。
靈敏度與線性度
- 靈敏度系數(GF值):反映電阻變化率與應變的比值,GF值越高輸出信號越強。金屬箔式GF值約2-6,半導體式可達150。(來源:IEEE儀器與測量學會)
- 線性度:表征輸出與輸入應變的直線關系,金屬箔式通常優于0.1%,半導體式受溫度影響較大。
穩定性與環境適應性
- 溫度自補償:選擇與測試材料熱膨脹系數匹配的應變片,可減少溫度漂移誤差。
- 蠕變特性:指恒定負載下輸出隨時間的變化量,高品質箔式應變片24小時蠕變小于0.1%。(來源:ASTM E251標準)
二、 主流類型特性對比
根據材料與工藝差異,應變片主要分為金屬箔式與半導體式,適用場景各有側重。
金屬箔式應變片
- 結構:光刻蝕刻金屬箔(常為康銅/卡瑪合金)附著于樹脂基底。
- 優勢:線性度好、穩定性高、抗干擾強、性價比優。
- 典型場景:工業稱重、結構應力測試、材料疲勞分析。
半導體式應變片
- 結構:硅/鍺單晶材料經摻雜制成敏感柵。
- 優勢:靈敏度極高(GF值達金屬片數十倍)、頻率響應快。
- 局限:溫度敏感性顯著、非線性誤差較大、易脆裂。
- 典型場景:高頻動態壓力測量、微力檢測。
| 特性 | 金屬箔式 | 半導體式 |
|————–|———————-|———————–|
| 靈敏度(GF) | 2-6 | 80-150 |
| 線性度 | 優 (通常<0.1%) | 一般 (需補償) |
| 溫度穩定性 | 高 (可自補償) | 較低 (需額外補償) |
| 抗過載能力 | 強 | 弱 |
三、 優化選型與安裝的關鍵建議
避開常見應用誤區能顯著提升測量可靠性與壽命。
選型匹配三要素
- 量程匹配:預估最大應變值,選擇額定應變范圍覆蓋150%負載的型號。
- 基底適配:高溫環境(>180°C)選用聚酰亞胺基底,潮濕環境選酚醛樹脂或玻璃纖維增強基底。
- 引線考量:長距離傳輸或電磁干擾環境,優先選用三線制/全橋接法減少誤差。
安裝工藝四要點
- 表面處理:打磨清潔被測表面至Ra<1.6μm,確保粘接強度。(來源:ISO 5348)
- 粘接劑選擇:氰基丙烯酸酯(快干)適合快速測試,環氧樹脂(高溫固化)提供長期穩定性。
- 固化壓力:均勻施壓0.1-0.3MPa,避免氣泡產生。
- 防護涂層:涂覆硅膠或聚氨酯保護膠,防止機械損傷與潮氣侵入。